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显示,「侧睡」有助於减少打鼾以及舒缓肩颈僵硬状况,也因此「侧睡枕」成了寝具界的新宠儿。然而,每个人对枕头高度、硬度的需求不尽相同,即使是热销商品也常常出现褒贬不一的情形。尤其是台湾国内销售的品项有限,相信有不少人也会好奇国外流行哪些品牌或款式吧?
因此本次主题不仅会分享挑选侧睡枕的重要诀窍,也会网罗18款日本热销的侧睡枕开箱实测,并评选出值得一试的10款商品推荐给大家。总觉得睡眠品质不佳、时常肩颈酸痛的话,赶紧参考文章并换一颗更合适的枕头吧!
侧睡枕的选购要点
想要正确地挑选出好的枕头,就必须学习关於枕头的基础知识。本段会以大标题简单归纳出3大重点,方便各位迅速订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基本条件。
枕头的理想高度:承受头部重量後依然能维持10cm 高度
不少人在以侧睡姿势入眠後,却依然感到全身肌肉紧绷或是疲惫。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常见的一个原因便是「枕头的高度与身体不合」,由於侧睡时还需考量到肩膀的高度,不论是枕头太高或太低都会造成睡眠姿势不良。建议选择承受头种之後仍可维持大约10cm(成人单侧肩膀平均宽度)的枕头,让颈椎与身体能继续保持水平。
由於翻身行为是人体调节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体温等内循环的方式之一,不管如何习惯侧睡,整晚依然会有翻身仰躺的时候。因此在侧躺枕的选择上也务必要将「仰躺睡姿」考虑进去。以下会列出判断枕头高度的方式:
选择能给予头部适当支撑力的形状与材质
在侧睡时身体与床铺接触的面积会比平躺时缩小许多,使身体相对不安定。此时就需要藉由枕头的形状与材质,增加头部与身体的安定性,以下会列出能增加安定性的三种枕形供大家参考。
仰躺或侧躺都舒适的「两侧隆起形」
由於一般仰躺用的枕头多只考虑到脖子与头部之间的段差,因此转换成侧躺时出容易现高度不足的情形。而侧躺枕因为要填补肩宽与头部之间的空隙,通常会做得比仰躺枕更为厚实,对仰躺姿势来说又有太高的疑虑。
因此有许多厂商开发出两侧高中间低的枕头,不论是侧睡或仰睡都能找到最舒服的高度,尤其适合经常翻身的人。
能从背後支撑的「J形枕」
除了加强头部支撑之外,也可以藉由增加身体的支撑解决姿势不安定的问题。现在也有许多厂商推出 J形、L形的枕头,在侧躺时还能将重心移至背部,利用枕头的长边支撑身体。但是相对的,枕头的设计如果会卡住肩膀,则可能会影响翻身的自由度。因此选购这类型的枕头时,应选择肩膀附近空间宽敞,或是背後支撑部分较扁平的款式。
同时支撑脖子与头部的「拱形枕」
现在也有一种拥有特殊弧形的拱形枕,枕头侧缘有凹陷处可容纳肩膀,因此枕头可以直接支撑到颈部与头部,同时又具有稳定身体的效果。若各位担心肩膀承受太多压力,不妨可以改用拱形枕。
注意耳朵的舒适度与清洁便利性
检查完最基本的条件後,就可以近一步确认更细节的设计,例如侧睡时耳朵的舒适度、枕头的清洁度等,以下会简单说明之。
防压耳设计可避免侧睡造成耳壳痛
侧睡的时候同时也会把耳朵压在枕头上,若是长时间没有翻身,很容易导致耳朵闷热或是耳壳疼痛。因此现在也有很多厂商会在枕头的中央留下篓空或凹槽,让耳朵能有空间舒展透气。
确认枕头的清洁方式
枕头不仅会接触到头发也会接触到脸上的油脂,因此也和床单一样需要定期清洗才能避免细菌孳生。建议优先选择使用 FOSSFLAKES 等聚乙烯填充物的枕头,这类枕头可直接丢入洗衣机水洗,维持整洁毫不费力。
若是欲选购的枕头不能水洗,可另外购买枕头套保护枕头芯,平时将枕头套拆下清洗即可保持卫生。此时则建议选择易乾、不易吸水的聚脂纤维枕套,让清洗作业更轻松省时。
推荐十大可水洗式枕头人气排行榜【2020年最新版】实测18款日本必买人气侧睡枕
本次实测单元从日本四大购物平台上蒐集了18款侧睡枕进行评比,将制定统一标准将枕头的性能量化,并藉此评选出10款综合表现最好的商品。以下为本次参与实测的商品清单:
- Coolzon|BlueBlood 4D TRINITY 侧睡枕
- ELIET|Mediflow 水枕芯三层侧睡枕
- Moonmoon|YOKONE Classic
- Moonmoon|YOKONE3
- cocochi factory|YOKONEGU
- agomakura|5way premium pillow
- Neck Plus Pillow|4D 颈椎支撑立体安眠枕
- SU-ZI|SU-ZI AS快眠枕2
- RAKUNA|整体枕(姿势训练枕)
- NITORI宜得利|侧睡低反发舒适枕
- NITORI宜得利|凝胶垫低反发泡绵侧睡枕
- FRANCEBED|Sleep Vantage J型侧睡枕
- Plus Concept|WingPillow
- MEIDAI|胜野式 侧睡枕
- 筱原化学|fossflakes L型侧睡枕
- 西川|医师推荐健康枕 舒适侧睡枕 低
- 西川|睡眠博士系列 侧睡枕
- 赤堀|复健科医生推荐 侧睡枕
以下为本次实测的重点项目:
①舒眠程度
②舒适度
③耐久性
①舒眠程度
本项实测将会邀请日本睡眠品质改善专家测试每款侧睡枕的性能,利用以下3项条件替商品评分:
每个项目均会以0.5~5.0分的范围给予评价,并以3项目的平均得分作为舒眠程度的分数。
【实测结果】能局部调整高度者最佳,具流动性之填充物不利於调整高度
由於侧睡枕的适合高度取决於个人肩宽、肩膀厚度,枕头的服贴度在不同评比员之间出现显着的差异。所以本阶段评比获得高分的商品,大多是可以配合个人需求调整枕头高度、能兼用於仰睡与侧睡的款式。
此外,评比时也发现若枕芯内没有分隔设计,且是以软管等有流动性的材质填充,在承受头部重量後,填充物便容易向两侧流去,如此一来即使刻意增加填充量,提升枕头高度的效果仍旧不理想。
②舒适度
第二项实验中则邀请3位不同体格的男女评比员进行试躺,依照以下三个条件进行评价:
每个项目均会以0.5~5.0分的范围给予评价,并以3项目的平均得分作为个人分数,随後将3位评比员的个人分数平均後求得最终分数。
【实测结果】翻身难易度影响整体评价,质地有缓冲力、两侧高地差小者舒适度尤佳
有许多侧睡枕为了兼顾仰睡与侧睡的舒适度,因而采用中间凹陷两侧隆起的设计。然而,有些枕头的材质偏硬,无法配合人体的转向而适当地变形,在翻身时导致明显的高低差,使翻身动作无法流畅进行。
相对的,一些质地较为柔软、会随着身体移动而变形的枕头反而较没有高低落差感,翻身动作顺畅自然。但须注意,过度柔软的枕头也会影响翻身的顺畅度,请大家选择弹性适中的材质。
③耐久性
枕头光是舒适还不够,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耐用度,才不会只躺几次就扁塌或失去支撑力。因此本项实验会请评比员以双脚持续踩踏枕头15分钟,模拟头部施加於枕头上的重量(6kg左右),并观察枕头在承受压力後的复原力,依照复原程度给予0.5~5.0分的评价。复原率95%以上者获得最高评价,复原率低於80%则获得低评价。
【实测结果】柔软或低密度的材质有耐久性偏低的倾向
在本阶段实测中,有许使用多低反发材质、或是材质密度低的枕头,甚至出现无法回复原有形状与高度的情形。这类材质虽然柔软,但是耐久性似乎相对不理想。话虽如此,单靠商品标示也难以判断材质的密度,因此本次的排行榜也会特别标注枕头的软硬度,方便大家自行判断。
推荐十大侧睡枕人气排行榜
接下来将为大家揭晓10款入选本次排行榜的热销商品,每款商品都会附上简单的特色介绍和规格表,请大家活用选购要点与商品介绍,选出心目中的好物吧!
10SU-ZISU-ZI AS快眠枕2
531
NT$ 2,780
高度可微调,大面积翻身更安心
SU-ZI 的侧睡枕具有相对宽大的侧睡面积,左右两侧微微隆起但与中间下凹处又有缓坡连接,翻身过程中完全没有阻碍感,更不会有闷热的贴附感。加上枕高可稍微调整因此相对於其他款,能应对更多不同体格的使用者。
也由於枕头的上下两侧也有2cm 左右的高低差,只要将枕头转向便可享受不一样的睡眠体验。不过,其材质属於支撑力高的偏硬质地,与肩颈的服贴度略嫌逊色,习惯躺软枕头的话可能较难习惯。
9RAKUNA姿势训练枕
NT$ 2,300
高支撑的偏硬触感,扎实又有透气性
RAKUNA 姿势训练枕的触感特别硬时,原因在於内部填充了大量的聚酯纤维丝,经过压缩的纤维紧密结合形成绝佳的支撑力,同时又确保了枕芯的透气性,各方面性能的平衡度可说相当不错。
虽然其中央下凹的结构与扎实材质,也让评比员感到翻身时有些不流畅,但其肩颈之间的服贴度与强力支撑表现,还是获得不错的整体评价。如果原本就偏好低反弹、较硬的枕头,这款会是入门侧睡枕的首选。
8Neck Plus Pillow4D 颈椎支撑立体安眠枕
NT$ 1,361
高低差小,搭配适当硬度
这款枕头采用相对少见的高反发泡棉,既具有随着压力变形的能力,也有相对强力的反向支撑力,触感柔软但却不会让头部感到深陷在枕头中。而枕头的中央还有专为放置脖子设计的凹槽,不仅能提供适当的平躺高度,也能帮助稳定颈椎,避免睡梦中意外拉扯颈部肌肉。
另外,它的枕面没有明显的高低差,翻身时自在不受阻碍,也不会因为落差而影响睡眠深度。虽然有缺乏透气孔、容易产生闷热感的缺点,但其简单的形状容易与其他枕套搭配,只要更换凉感枕套便可改善这个小缺点。
7西川医师推荐健康枕 舒适侧睡枕 低
EI8603[T]
NT$ 1,661
平坦枕面翻身自在,可机洗更便利
由日本寝具代表品牌西川推出的侧睡枕,虽然是使用中空软管做为填充物,但是由於枕套稍有厚度,因此几乎没有颗粒感而能带来一定舒适度的使用体验。且单论内里以及外部材质,整体耐久性也具有高水准。
然而这款枕头的内部并没有分隔成小型囊袋,因此在承受重量後,填充物便会因为压力而向两侧散开,累积使用时间一拉长,中央与两侧的高度差可能会拉大,造成翻身越来越困难。不过,只要每次睡前稍微调整下填充物的分布,还是能拥有一夜好眠。
6NITORI宜得利凝胶垫低反发泡绵侧睡枕
NT$ 1,647
凝胶衬垫保温度佳,多种姿势皆可用
由日本居家用品大厂宜得利推出的这款枕头具备两大特色,其一是由正中央与左右两侧等,三个构造组成的凝胶垫设计,能给予头部具彷佛漂浮状态的支撑感。其二是通风孔构造能保留一定量的热能,即使头部暂时离开枕头也不会马上散热,冬季使用想必特别令人满意。
然而蓄热能力优异的反面,便是用於夏季多少会感到闷热。但若有根据季节使用不同枕头的习惯,便不成问题了。
5Plus ConceptWingPillow
NT$ 1,546
翻身後也能支撑,趴睡侧睡都自在
光是外型和体积就让评比人员留下深刻印象的 WingPillow,其将睡眠区域规划为两部分,设计出明显的主体与左右两翼的形状。中央隆起处的触感极富弹性,在承受头部重量後仅会下凹约0.5cm,侧躺时将头枕於其上也无需担心肩颈的悬空。而碗型的下凹设计,可让使用者在该区域内自在地翻身之外,同时还能避免头部偏离枕头中央。
延伸出的左右两侧平面则可放置手臂,抑或休息时趴在其上也依然能享受绝佳的支撑感,可说能带来不仅止於良好侧睡品质的优异体验。
4cocochi factoryYOKONEGU
NT$ 1,973
独特回力镖造型,服贴肩口支撑头颈
YOKONEGU 侧睡枕头制作成中间内凹的回力镖形状,内凹处刚好可服贴颈部与肩膀之间的空间;而两端微微隆起的构造,除了能让使用者在翻身後依然有足够的支撑,下缘处还特别内缩腾出放置肩膀和手臂的空间,便於以自然姿势抱着枕头侧睡的设计获得评比员的一致赞赏。
而内里则分为绵纤维与中空软管两层,兼具柔软舒适以及通风透气的两大优点,无论是形状、材质和肤触都让人满意呢。
3agomakura5way premium pillow
NT$ 2,247
五用式设计,阅读睡眠皆可躺
5way premium pillow 正如其名能够应用於5种使用情境,除了能由下而上支撑脖子,还有来自左右两侧的立体构造能从旁加强稳定性。且枕芯采用的低反发泡棉结构密实,除了受力後的复原力相当不错,躺上去的触感也不会过度柔软,泡棉压缩到一定程度後便会转为类似实心枕的质感,支撑力相当足够。
两侧隆起处也有微微的倾斜角度,翻身时不会受到立体结构阻碍,当垫背时也不会过於凹凸不平,除了当作侧睡枕之外,也可当作阅读时的护腰、护背靠垫。
2moonmoonYOKONE3
NT$ 7,182
紮实的4点支撑,高度可调配合度高
YOKONE3 不仅继承前代 YOKENE2的优点,更进一步拓展枕头的可能性。这次的新型设计不仅可支撑头部、颈部,还可同时支撑肩膀与手腕。不仅侧躺有足够枕高,还能连同脖子一起支撑,有助放松肩颈之间的肌肉。
而枕头在受力後的变形幅度小,但由於可另外调整1~3cm 左右的高度,因此依然能顺畅翻身。紮实的4点支撑让睡眠时可以放心滚动,仰睡、侧睡、趴睡都舒适。
1西川睡眠博士系列 侧睡枕
EKA0501202L
NT$ 2,190
软管枕最佳选,完美兼顾舒适度与透气性
这款枕头是东京西川推出的立体透气枕,填充物采用最新式的中空软管,整个枕芯内部气流畅通,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闷热或累积湿气。而且枕芯内部还分成三块独立的区域,承受头部重量後软管也不会往两侧外移,支撑力稳定且复原力强。
而枕头的外层枕套是由聚酯纤维针织而成的布料,细致柔软的纹理有效缓和了软管枕有的颗粒触感,触摸舒适度尤其出色。支撑力足舒适度又高、材质的耐久性也佳,并且可直接机洗,顺理成章荣获榜首。
人气侧睡枕开箱一览表能帮助全身放松的晚安抱枕相信有许多人翻身侧睡时总是喜欢用身体或脚夹着枕头或棉被,这是因为夹着物体可以帮助肌肉支撑四肢的重量,不但能防止肌肉疲劳,还能提升睡眠时的安全感。睡觉时习惯抱抱枕、觉得侧睡枕不够力的读者们可以参考本站的抱枕主题文章喔!推荐十大抱枕人气排行榜【2021年最新版】总结
以上便是本次的实测排行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感兴趣的商品呢?由於枕头的舒适度与软硬度是非常主观的感受,请大家参考规格表中的其他资讯判断枕头的软硬度,并尽可能先找寻可试躺的管道。希望这次的选购要点和推荐排行能帮助各位厘清自己的需求,找到最佳的安眠床伴!